解决“类案不同判”、“裁判不公正”…… 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成效

时间:2022-08-27 21:05:42 | 浏览:584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最高人民法院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效。据最高法副院长沈亮介绍,2021年,全国法院在线立案1143.9万件,在线开庭127.5万场,在线诉讼适用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线上线下双轨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效。据最高法副院长沈亮介绍,2021年,全国法院在线立案1143.9万件,在线开庭127.5万场,在线诉讼适用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有序衔接的诉讼模式已基本形成。

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机制 解决“类案不同判”

近年来,最高法积极推进统一法律适用机制建设,先后印发“加强类案检索指导意见”“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工作机制意见”和“统一法律适用工作实施办法”。

沈亮介绍,2021年,最高法加大对各高级人民法院拟出台审判业务文件、参考性案例的审核备案力度,共完成88个审判业务文件、110多个参考性案例的审核备案工作,纠正、调整了不少与法律和司法解释精神相悖的内容。

2021年,人民法院紧紧牵住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不断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为司法公正提供制度保障。

优化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解决“裁判不公正”

“优化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解决群众痛恨的‘裁判不公正’问题。”沈亮说,2021年,最高法指导意见聚焦群众关注的裁判公正问题,区分案件类型,为有必要加强监督管理的“四类案件”精准画像、分类施策;对于所涉人员多、利益大的“重大、疑难、复杂、敏感”案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丰富监督管理措施;对于有法官、审判辅助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线索的,依法及时开展监督,视情调整审判组织;对于诉讼标的额较大、裁判结果对当事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适用“四类案件”监督管理措施,确保案件质效过硬。

另外,最高法还完善诉讼繁简分流机制,实现人民群众对司法高效的新期盼。

去年全国法院收结案数仍在3000万以上高位运行

据介绍,2021年,全国法院的收结案数量仍在3000万以上高位运行。部分地区法院人案矛盾更为突出一些,办案压力日益增大。

面对这一现状,除了要积极推动编制、员额配置向基层和办案一线倾斜,更重要是推动制度挖潜,向制度变革和科技创新要“生产力”。

2021年,最高法顺利完成了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在总结改革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2021年12月底,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获得通过。

与此同时,经中央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又启动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推动各类案件在“横向”和“纵向”上繁简分流、提质增效。

线上线下双轨并行 有序衔接诉讼模式已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500多家法院接通“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据统计,2021年,全国法院在线立案1143.9万件,在线开庭127.5万场,在线诉讼适用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有序衔接的诉讼模式已基本形成。

沈亮说,针对当事人用更少时间和经济成本、更集中便捷完成诉讼活动的希望,人民法院发挥互联网司法模式便民利民作用,建成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努力让群众打官司“只进一个门、最多跑一次”。

为加强诉讼服务的精准度,建成人民法院互联网统一账户管理中心,当事人可以“一次注册、全网通办”。最高法还会同司法部搭建了律师诉讼服务平台,为广大律师提供35项在线诉讼服务,律师满意度达到97.4%。

来源: 光明网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下午茶文化网三亚婚纱摄影网今日齐齐哈尔云南旅游网生肖虎运势网名人名言大全南红玛瑙今日张家口主播培训网丽江泸沽湖旅游网豪爵摩托车网黄冈新闻头条网鼠宝宝起名大师网美甲培训学习网蜈蚣养殖技术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普法网 33269.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