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05:45 | 浏览:8394
改革大潮奔涌,总是一浪高过一浪。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向着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央《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的29项改革任务中,26项已经完成,其余各项均取得实质性进展。
人民法院“五五改革纲要”提出的65项改革举措中,85%已全面推开。综合配套举措次第推出,改革创新效能不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公平正义成为新时代人民司法的鲜亮底色。
在更高起点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 赵皖平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针对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不够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不够到位等问题,人民法院坚持权力、质效、责任、保障相统一,加强系统集成,实现精准施策,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把司法公信力提高到新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
2022年1月18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在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我从这个报告里,以及平时在法院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2021年,安徽法院的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迈出了重要步伐,全省法院强化审判制约监督,修订了院庭长个案监督管理办法;完善“四类案件”全过程识别监管机制,探索建立跨业务部门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强化审委会委员亲历性;发布了第9批11个参考性案例,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加强审级监督、审判监督。这些措施,充分展现了司法改革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效。
希望人民法院把司法制度建设和司法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在更高起点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人民法院报记者 罗书臻 周瑞平 整理)
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康利达投资集团董事长 薛景霞
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是深化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必将有利于提升司法效能,促进司法公正。
据我了解,郑州市两级法院作为试点单位,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决策部署,积极开展试点改革探索,不断优化司法确认程序,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和简易程序规则,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健全电子诉讼规则,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两年多来,郑州市两级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司法质量、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司法资源配置也更加合理优化。
改革探索过程中,法院努力为当事人提供更加多元、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充分保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人民法院报记者 孙 航 赵栋梁 整理)
建立完善便民司法制度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八所所长 陈东辉
履职过程中,我对人民法院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在深化司法改革方面,法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建立完善便民司法制度体系,提升审判质效。通过深化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完善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规则,推进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尤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推行移动微法院、互联网庭审等举措,人民法院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办案质效稳中向好。二是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融合发展,让司法更有温情。各级法院相继成立了专门的少年法庭,并建立起与公安、检察、民政、妇联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在法治进校园、法院开放日等活动中加强普法宣传,有力保障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是推行法官员额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各级法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大力推进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实现了“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促进了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人民法院报记者 费文彬 吴 琪 整理)
以人民为中心抓牢改革关键点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华荣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牢改革关键点,统筹规划、精密部署、督导评估,用钉钉子精神,不断破解改革进程中的各种难题。
2021年履职过程中,我了解到,人民法院对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情况开展专项整治,健全对记录违规干预过问案件办案人员的保护和激励机制,营造了廉洁办案、公正司法的良好氛围。案件繁简分流、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智慧法院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亮点频出。2022年1月,重庆法院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20辆3.0版本车载便民法庭投入使用,运用科技创新,拓展司法便民服务深度、广度,为老百姓提供快速、便捷、完整的智能诉讼服务,打通了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国法院不断强化制约监督机制,建立权责一致司法权运行新机制,构建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新格局,促进了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人民法院报记者 罗书臻 刘 洋 人民法院报通讯员 钟丽君 徐晓琴 整理)
发挥律师对司法权规范行使的促进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 谢文敏
2021年,全国法院各项改革举措蹄疾步稳、亮点纷呈,人民群众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其中,为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意见》,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印发《关于深化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诉讼服务迈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也是一名律师,我注意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为律师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意见》,极大便利律师参与诉讼,最大程度减少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成本。
律师群体作为最直接、最广泛的司法实践参与者,既是公平正义的促进力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力军,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发挥律师对司法权规范行使的促进作用,2021年7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关于充分发挥律师作用 加强审判权力制约监督 确保司法公正的意见(试行)》,为律师监督提供更多履职平台。
(人民法院报记者 郭士辉 整理)
来源:人民法院报
编辑:段茜茜 李阳
在3月8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接受专访,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进行了解读。严惩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人民法院要筑起一
全国人大代表才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字字铿锵,振奋人心。尤其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句,不仅是中国法院依法审判的答卷,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司法领域的具体实践,还充分展示了中国法院的底气和自信。公平正义已成为新时代人民司法的鲜亮底
改革大潮奔涌,总是一浪高过一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向着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央《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
他们,可能是跑法院次数最多的人,走遍各地法院、听过各类案件;他们,和法院干警一同战斗在第一线,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一线牵;他们,出门能扛“长枪短炮”,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他们,归来笔走风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看法院”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单位,与基层老百姓直接打交道,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承担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一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都十分关注人民法庭的建设工作,他们表示,做好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具有重要
近日,为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新形势
一、《意见》制定背景和主要思路(一)《意见》制定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初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国法院迅速统一思想行动,把强化人民法庭建设作为注重强基导向、集成
9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媒体新闻发布厅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暨案例选编(一)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郑学林、副庭长何抒、综合办主任危浪平出席发布会。发布
2021年6月7日-9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组织开展的“回望红色司法路 寻根溯源再出发”采访活动在河北省平山县进行,这是该项活动的第五站。依太行山之巍巍,傍冶河水之洋洋,华北人民法院旧址,坐落于
9月15日,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钱辉深入紫云自治县人民法院及其下辖的四个人民法庭,专题督导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紫云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雪冰参加督导。钱辉一行首先来到紫云自治县人民法院四个派驻人民法庭,逐一开
1月28日上午,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法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宣布主要领导职务调整。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鑫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魏正勇,顺庆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蒈,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区公务员局局长唐健波等领导出席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德兴市司法局始终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党组织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学习型”机关奠定理论基础强化干部职工理
近年来,彬州法院新民法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主动延伸审判职能,在解决纠纷中做到效率与质量并存,为诉讼群众减负,为社会减负,为人民法院减负。2022年8月26日,星期五,新民法庭正在同时化解中铁某局与彬州某商
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诉源治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长岭县人民法院不断推动“法官进网格”工作深入开展,制定出台《长岭县人民法院关于“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工作实施方案》,组织19名法官下沉一线、融入网格,着力构建功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最高人民法院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效。据最高法副院长沈亮介绍,2021年,全国法院在线立案1143.9万件,在线开庭127.5万场,在线诉讼适用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线上线下双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