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05:54 | 浏览:4159
如果接到自称法院的电话
你会有什么反应?
是当做诈骗对待置之不理
还是进一步核实真假?
郭某为购买大众品牌轿车而伪造其父亲签名从大众金融公司获取贷款,签署了《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并在合同上留下了其父亲的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而在后续的还款中,郭某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偿还贷款。大众金融公司经多次催要无果后向法院起诉,法院按照《贷款合同》上郭某父亲的手机号码,联系到郭某父亲,并向其邮寄了相关应诉材料。
但由于郭某父亲对郭某贷款买车一事并不知情,认为法院电话是诈骗电话而没有按照法院要求开庭应诉。最终法院经传票传唤、公告等法定程序后,缺席判决支持了大众金融公司的诉讼请求,判决郭某及其父亲偿还贷款。
在法院强制执行阶段,郭某父亲才发现原来法院电话是真的,其财产已被法院执行,只能通过其他法律程序寻求救济。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上述案例中,法院按照原告方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了被告,并且向其依法送达了相关材料。但其却误以为是诈骗电话而没有参加诉讼,这属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情形。法院可以依法进行缺席判决。
现实生活中,冒充法院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的现象比较普遍。但信息化时代,法院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不单单通过邮寄送达方式寄送,也会通过电子送达(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等方式联系当事人。
由于现在骗子太多
为防止电信诈骗
有人总结出:
“只要自称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以至于法院的小伙伴们
经常被“误伤”
那么,接到“法院电话”
该如何辨别真假呢?
1、认准“12368”
12368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全国法院系统通用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务号码。以社会公众及诉讼参与人为服务对象,以诉讼活动进程和诉讼知识咨询等静态信息和案件审理、执行等动态信息为服务内容,以电话接入和语音、短信等为服务方式,为社会公众参与诉讼活动提供服务和方便。江西法院12368一号通办中心,暨赣法民意中心从被动受理到主动倾听,案件查询、电子送达等均通过12368回应群众。如果对来电的号码有疑问,也可以拨打114进行查询核实。
2、认准案件详情
诈骗电话除了索要钱财的目的、要求打钱的账号等信息比较全面以外,对于案件信息往往无法提供,因为根本就不存在相关案情。而法院的电话、短信等都会提供详细的法院、案号、案由、原告、被告、开庭时间地点、案件承办人及书记员等信息。如果是邮寄信件,还会提供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材料,如起诉书、答辩状、证据材料等。
3、认准诈骗关键词
“保证金”“验证码”“密码”,电话里索要上述信息的都是诈骗。法院给被告打电话是为了通知被告来法院应诉,也的确可能会要求当事人履行义务,缴纳案件受理费等,但法院通知你领传票时绝不会让交保证金,也不存在交钱就可以不来参加诉讼的说法;更不会在电话里指导当事人具体转账操作,特别是指定必须在ATM机操作的,基本上都是骗子。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提供网上交易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信息。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轻易泄露,认准官方渠道进一步核实,就可以有效避免诈骗。
来源:上饶中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田璇
“关怀版”判决书吴张立 封面新闻记者 汪仁洪8月18日,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乐善镇年过九旬的李某夫妇正在家中歇凉,一位法官给他们送来一份“大判决书”:判决书用A3纸张打印,主文一号字体,35磅行距。武胜县人民法院法官称,本案原被告双方都是老年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的精神, 提升人民法院公正文明执行水平,近日,丹凤法院执行局成功执行和解一起标的额百万元的追偿权纠纷案件,使这起长达4年之久的执行积案得以顺利执结,赢得了案件双方当事
诉讼服务提质效陕西高院诉讼服务中心“我为群众办实事”,办什么?怎么办?为做到有的放矢,陕西法院将话语权交给群众,不断畅通民情民意沟通渠道,倾听群众烦心事、担心事、费心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社区走访、专题调研等方式,全面收集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
普法宣传活动现场向未成年人宣传“利剑护蕾”8月19日,凤凰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立案庭、阿拉法庭、山江法庭利用赶集日来到阿拉营镇人流密集处开展“利剑护蕾”普法宣传活动。活动当天,烈日当头,但是却没能阻挡凤凰法院干警们普法的步伐。为扩大宣传范
据广西纪检监察网消息,钦州市纪委监委: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何显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钦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何显锋简历何显锋,男,1969年11月生,汉族,广西浦北人,在职大学学历,1993年3月加
被执行人:伍春梅身份证号:460033********4488住: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大园社区居委会甘蔗园46号案情介绍:本院执行申请执行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琼山支行与被执行人伍春梅信用卡纠纷一案,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