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06:37 | 浏览:519
大家都知道
进法院需要
通过严格的安检
要出示身份证核实身份信息并登记
携带物品要通过X光机检查
要通过安检仪手动检查……
尤其因疫情防控需要
还要求戴口罩、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
一套程序下来
大概需要2-3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对于严格的安检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我就是来旁听而已,有安检的必要吗?”
“我又不是什么坏人,为什么安检这么繁琐?”
“不能带录音笔?我又不拿到外边去放”
“来你们法院比坐飞机安检都严”
“安检?你们法院要起飞吗?”
其实,法院安检是一把“保护伞”,是为了保障法院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是为了保护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的安全。
法院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集中地,部分当事人往往带着情绪进入法庭,容易发生矛盾冲突,这就更需要通过安检来进行安全把关。
法院安检真是多此一举吗?
看过法警们搜查出的这些物件
也许你就能理解
法院安检为何这么严了
看了以上照片
有没有一丝庆幸法院安检
帮你拦截掉了不少“潜在危险”呢?
无论是从近年来发生在法院的恶性伤害事件(不仅有针对法官的,也有针对诉讼参与人的),还是法院从安检关口收缴的各类危险物品、管制刀具,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法院安检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法院安检工作不容小觑。一旦管制、限制物品被带入法院,万一开庭过程中当事人情绪失控,一言不合就动手,那么结局就可能如下面这样……
被告用自制爆炸物炸死原告:2013年4月19日,广东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离婚案件,庭审刚开始,被告突然向原告丢出自制爆炸物,并用水果刀将原告刺倒在地,又在原告身旁引爆另一爆炸物,致原告死亡。
假肢内藏着长度约30公分管制刀具:2017年,一当事人右腿假肢,经过法院诉服中心大门时,引发手持安检仪报警,法警透过空隙发现假肢内部疑似藏有刀具,要求其脱下假肢接受检查,结果在假肢内中空位置查获长度约30公分管制刀具一把。经询问,当事人自称因自身残疾故常佩刀防身,法警遂对其进行了训诫,并对相关证据进行了固定,最后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这些物品该不该带?
安检处工作人员反应
近日频繁搜查出
不少录音笔、录音机等录音器材
未经法院允许的各种录音、录像等物品
不得携带进入审判场所
除了上述小刀、录音设备等
这些限制物品也会被安检人员拦截
不过,有一样东西万万忘不得——
有效身份证件!
有效身份证件!
有效身份证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六条规定:进入法庭的人员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接受人身及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持有效工作证件和出庭通知履行职务的检察人员、律师可以通过专门通道进入法庭。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检查规则》(2019年版)第十一条规定:进入诉讼场所的人员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接受人身及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
同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检查规则》(2019年版)第十三条也规定,非急救类药品、液体及胶状、粉末状物品,除经人民法院许可,否则也不得携带进入诉讼场所。
有效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贵州公安app”内的电子身份证。
注意!
若伪造、冒用他人证件,也不得进入法院!
不配合安检会怎样?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安全检查规则》第十三条规定:执意不听劝告或扰乱秩序者,法院可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不出示有效证件、拒绝接受安全检查、强行进入法院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性质严重的,还会移交公安机关处置。
过的是安检,护的是安全!
法院是各类社会矛盾集中处理的场所,也是纠纷当事人聚集地,不少诉讼参与人、当事人会带着一定情绪进入法院,法院进行安检不仅是为了保障法院工作顺利开展,更是为了保障诉讼参与人、当事人的人身安全。
桐梓县人民法院的安检口设置了规范的安检、监控等设施,配备手持安检仪、通道式X光物检仪等安检设备,另有警棍、盾牌等警械设备及物品寄存设施。
最后,桐梓法院司法警察想说:
严格安全检查程序,让每一位当事人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化解纠纷,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您的期盼!在此呼吁所有来院办事的当事人自觉接受安全检查,为了您和他人的人身安全,请多一份理解与体谅,感谢您的支持!
等等
还没结束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
请您一定要戴口罩、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哦!
谢谢理解!
注: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来源:桐梓法院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为人民法院迈向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指出光明前景。如今,诉讼服务全年无休、24小时“不打烊”;全国3500多家法院上线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向4.0版迈进,智慧法院建设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原标题:党领导下的“法之初”萍乡市安源区法院“法院初心文化基地”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7月9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暨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会上通报“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在法院的执行程序中当事人有时会听到“终本”那么,什么是“终本”执行案件“终本”后,法院还“管”吗?“终本”后申请执行人可以做些什么?执行法官对“终本”案件又有什么高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不等于不再执行,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可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
清风习习,激情澎湃。辽宁高院于日前召开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司法改革、文化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强基工程等年度重点工作。会上,沈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任延忠围绕顾大
清风习习,激情澎湃。辽宁高院于日前召开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司法改革、文化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强基工程等年度重点工作。会上,沈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任延忠围绕顾大
8月22日下午,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召开“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推进会,梳理总结创建活动进展情况,认真剖析存在问题和短板弱项,研究部署下步工作措施。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尤骥参加会议并
改革大潮奔涌,总是一浪高过一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向着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央《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人员内部交流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进一步拓宽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交流渠道,健全人员内部交流机制,着力破解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后各类人员交流不畅、交流不多、交流不力等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新时代新征程,过去一年,人民法院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不懈努力着。以审判明规则
淬炼思想之魂 锻造法院铁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法院工作系列评论②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奋力推进
“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深刻诠释,为人民司法砥砺奋进确定了新的时代方位,标注了新的改革起点。近年来,人民法院坚持改革创新,创造性提出建设一站式多
8月23日下午,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全省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推进会,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葛晓燕出席会议并讲话。葛晓燕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再学习再贯彻全面深化政法改革推进会、人民法院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案件量始终保持高位运行,被称为“全国最忙的基层法院之一”。如何破解案多人少的现实矛盾,提高审判质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一直是朝阳区法院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2020年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
他们,可能是跑法院次数最多的人,走遍各地法院、听过各类案件;他们,和法院干警一同战斗在第一线,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一线牵;他们,出门能扛“长枪短炮”,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他们,归来笔走风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看法院”
他们,可能是跑法院次数最多的人,走遍各地法院、听过各类案件;他们,和法院干警一同战斗在第一线,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一线牵;他们,出门能扛“长枪短炮”,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他们,归来笔走风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