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06:44 | 浏览:708
提升审执质效 促进公平正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法院工作系列评论④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周强院长强调:“巩固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和司法公信力,必须作为人民法院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必须从理念到实践、从制度到管理全方位用力,久久为功。”
审判执行是人民法院的中心工作,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执行具体案件来实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审判执行工作的好坏,直接关乎民心向背,影响司法公信。因此,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提升审判执行质效,需首先树牢正确的司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司法理念是否适应新时代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司法工作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树立新时代正确司法理念,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和纠正个案等方式纠偏矫正、破旧立新,受到党和人民充分肯定。我们要巩固端正司法理念成果,在实践中完善正确理念,用正确理念指导司法实践。在刑事审判中要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民事审判中要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平衡利益、定分止争,不作“和稀泥”式裁判;在行政审判中要增强大局意识,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提升审判执行质效,需着力破解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问题,强化司法制约监督。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对审判执行领域一系列顽瘴痼疾的靶向整治,取得了很好效果,我们要切实巩固这些成果,实现标本兼治。要巩固整治年底不立案成果,不断优化立案诉讼服务,保障人民群众诉权;要巩固整治裁量权行使不规范、违法“超审限”成果;要巩固整治违规违法办理“减假暂”案件成果,落实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意见;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审判监督管理,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司法制约监督体系,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高效权威。
提升审判执行质效,需不断提升裁判文书质量。一份好的裁判文书,能够阐明事理、释明法理、融合情理,可收到定分止争、胜败皆服之效,同时亦有提升司法公信、增强司法权威之功。严把裁判文书质量关,做到事实认定准确、法律适用正确、文书说理透彻,人民群众才能切切实实从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严把裁判文书上网关,确保文书上网规范、安全、高效,我们才能不断地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广大法官要有自信担当,坚定信仰信念,厚植为民情怀,夯实法律功底,增长社会阅历,积淀文化底蕴,发挥司法智慧,努力创造符合时代精神、满足人民企盼、引领规则导向的伟大判决,以优秀的判决弘扬社会正义,树立社会新风尚。
提升审判执行质效,需巩固拓展解决执行难成果。执行是人民群众获得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人民法院用三年时间全力攻坚,达到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目标,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获得了广泛好评。我们要珍惜这一成绩,不断巩固中国特色执行制度、机制和模式,努力朝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最大程度的认同和拥护,才能使我们党和国家强基固本、永葆长盛不衰的活力。让我们努力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司法力量!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人民法院报评论员 屠少萌
编辑:孙梦竹(实习) 程维
近日,为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新形势
2021年6月7日-9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组织开展的“回望红色司法路 寻根溯源再出发”采访活动在河北省平山县进行,这是该项活动的第五站。依太行山之巍巍,傍冶河水之洋洋,华北人民法院旧址,坐落于
1月28日上午,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法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宣布主要领导职务调整。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鑫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魏正勇,顺庆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蒈,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区公务员局局长唐健波等领导出席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保障人民权益、维护人民利益,是贯穿我国法治工作总任务和基本原则的鲜明主线。全国第二批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整治顽瘴痼疾,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单位,与基层老百姓直接打交道,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承担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一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都十分关注人民法庭的建设工作,他们表示,做好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具有重要
一、《意见》制定背景和主要思路(一)《意见》制定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初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国法院迅速统一思想行动,把强化人民法庭建设作为注重强基导向、集成
9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媒体新闻发布厅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暨案例选编(一)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郑学林、副庭长何抒、综合办主任危浪平出席发布会。发布
9月15日,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钱辉深入紫云自治县人民法院及其下辖的四个人民法庭,专题督导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紫云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雪冰参加督导。钱辉一行首先来到紫云自治县人民法院四个派驻人民法庭,逐一开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为人民法院迈向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指出光明前景。如今,诉讼服务全年无休、24小时“不打烊”;全国3500多家法院上线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向4.0版迈进,智慧法院建设
他们,可能是跑法院次数最多的人,走遍各地法院、听过各类案件;他们,和法院干警一同战斗在第一线,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一线牵;他们,出门能扛“长枪短炮”,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他们,归来笔走风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看法院”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法律的
改革大潮奔涌,总是一浪高过一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向着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央《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人员内部交流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进一步拓宽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交流渠道,健全人员内部交流机制,着力破解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后各类人员交流不畅、交流不多、交流不力等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新时代新征程,过去一年,人民法院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不懈努力着。以审判明规则
淬炼思想之魂 锻造法院铁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法院工作系列评论②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奋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