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07:06 | 浏览:855
开栏的话
这是非凡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凝心聚力、昂扬阔步,在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璀璨华章。8月15日起,人民法院报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看法院”专栏,全面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下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充分展现我国法院干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示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
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
十载砥砺前行,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丰硕成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人民法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贯彻实施民法典、完善公平竞争法治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出系列重大举措,司法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取得显著成效。
服务大局,夯实高质量发展法治基石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武汉,对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巨大冲击。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对人民法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矛盾化解工作的一次“大考”。
依法保障复工复产,助企纾困解难,精准服务“六稳”“六保”……人民法院在共同抗击疫情这场硬仗中坚守阵地,履职尽责。
一系列司法政策相继发布——
围绕涉疫情民事、商事、涉外商事海事、执行案件及旅游合同案件,先后出台5个司法政策性文件,发布三批31个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典型案例。
一系列司法措施落实落细——
指导妥善化解因疫情引发的合同违约、劳资用工、企业债务、外贸海运等各类涉企纠纷;着力解决挤压生存空间、拖欠账款、融资难融资贵、超标的查封乱查封等中小微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出台司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实招硬招,打出一套助企纾困解难的“组合拳”。
“一站式”司法服务广泛推行——
推行远程立案、网上审判、智慧执行,为企业解决纠纷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服务,节约企业解纷成本,确保疫情期间“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十年来,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始终指引着人民法院的前行方向: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北京“两区”建设等,出台一系列服务保障相关司法文件,保障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原则落地落细。
公司法、破产法、外商投资法等法律的司法解释发布,统一了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增强了司法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知识产权法院、互联网法院、金融法院、国际商事法庭、破产法庭等专门法院、法庭相继设立,审判专业化迈出了新步伐。
……
十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司法举措不断迭代升级。
展望前路,高扬法治风帆,“中国号”巨轮必将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乘风破浪、通达江海。
守护创新,筑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防线
2021年2月26日,一起赔偿金额高达1.59亿元的侵害“香兰素”技术秘密纠纷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舆论热议。
最高人民法院严格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恶意侵权行为的鲜明司法态度,让业界为之振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2021年,我国创新指数升至世界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表上已连续9年稳步上升。
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始终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积极履行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不断提高审判质效,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建设,各项配套制度不断完善。
专业化审判体系基本建成,专业化审判能力显著提高——
北京、上海、广州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相继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全面铺开,案件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和程序集约化的审判体系加速构建。
着力破解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成本高”等难题——
出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司法解释,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显著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技术类案件二审平均审理周期大幅缩短。
加强技术调查官队伍建设,确保案件审判质效——
“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收录 450余名技术专家名单,覆盖30多个技术领域,在全国范围按需调派,有效缓解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事实查明难题。
一系列具有标杆性、关键性、引领性的司法案例一“槌”定音——
“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系列案、王老吉与加多宝虚假宣传纠纷案、水稻“金粳818”等品种权案……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批重大知识产权案件,切实保护创新、激励创造,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环境。
……
全国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从2013年的10.1万件增长到2021年的57.7万件,年均增长超过20%。当前,中国法院已经成为世界上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尤其是专利案件最多的法院,正在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的“优选地”。
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创新的种子正在这片沃土中生根、开花。
平等保护,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2018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原审被告人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一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改判张文中无罪。
该案也被视为人民法院落实党中央产权保护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政策的一个“标杆”案件。
2017年以来,人民法院依法甄别纠正历史形成的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231件287人,其中包括张文中案等重大案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错到哪里纠到哪里。一个个案例,传递着党中央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的时代强音。
人民法院坚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法律适用、法律责任一律平等,不论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一视同仁、依法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司法解释进行清理,废除一切对民营企业的不平等规定,切实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依法制裁恶意诉讼阻碍创新行为和“碰瓷式维权”,强化商业秘密司法保护,保障和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破除在投资、市场准入等领域对民营企业设置的门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坚决贯彻外商投资法,公正高效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出台“司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0条”,统筹市场主体、要素、规则、秩序统一保护,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服务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
在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中,中国“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等与司法密切相关的指标稳步提高,其中“司法程序质量”多次排名第一,被评价为这一领域的“全球最佳实践者”。
保安全、稳预期、提信心、促增长……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驰而不息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磅礴法治力量。
来源:人民法院报
科股早知道必读要闻一:全球疫情再次肆虐,这个国家确诊病例两周内激增50倍1月15日,日本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5000例,在两周内激增了50倍。大阪、京都和冲绳等10个一级行政区的单日新增感染人数,都创下了最高值。此外,日本国内还出现了首例
1月12日下午,望城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
1月26日,东莞市统计局对东莞经济数据进行解读,根据广东省地区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855.35亿元,同比增长8.2%,东莞经济量的提升、质的提高,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历史性迈入全国万亿GDP行列,成功迈上“双万”新起点。东莞统
被执行人:林佳明身份证号码:4452021992********住址:榕城区榕东西林村未履行金额:2万元 被执行人:郑秋松身份证号码:4405251964********住址:揭阳市榕城区榕华西头村未履行金额:677.2万元被执行人:郑维
12月27日上午,长泰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区委书记胡滨主持会议并讲话,区长尤宇川作具体工作部署,在家的区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会议。会议指出,今年来,长泰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福建省、漳
中国日报福州10月11日电 五年来,泉州市洛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出台鼓励扶持政策等,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自2018年以来,洛江区网络销售额保持增长趋势,每年网上零售额达50亿元以上,全区网络零售额累计约246亿元,涉及
泉州网2月12日讯 (记者 陈小芬 通讯员 郑璐璐 文/图)开年虎跃新程,奋进虎虎生风。2月10日,洛江区政府召开洛江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晋江经验”,落实省委省政府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18日,国务院发布一条重磅消息↓↓↓国务院原则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报送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送审稿)的请示》这意味着《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汉江流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批复全文▼国务院关于汉江生
来源:三峡日报-三峡宜昌网湖北东田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树脂红外截止滤光片、3D人脸识别窄带滤光片等产品被广泛应用到华为等品牌手机和一些精密光电仪器上,成为国内精密光学镀膜材料行业的小巨人。 三峡日报通讯员 汪运钦 摄目标与思路:坚定
9月28日,朔城区人民法院集中公开宣判三起恶势力犯罪案件,对十六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十六年六个月至十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实施以来朔城区人民法院首次集中公开宣判。被告人郝某某等六人犯抢劫罪、强奸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