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07:36 | 浏览:769
为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河北省保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智审、智执、智服、智管”建设,将信息化与审判执行、司法为民等工作深度融合,努力提升数据治理效能,推进大数据不断升级运用,全面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水平,加快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有效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审判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加强线上线下综合保障
突破现有模式局限
高新区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推行云审判,全力提速,开展网上诉讼服务工作。聚焦现有互联网庭审模式在传统法院应用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探索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内网外网实时交互”的全新智慧庭审方案,实现在线庭审全场景、全覆盖、全互联。不断完善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推动诉讼服务和审判辅助智能化,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提升在线庭审全面性。满足多场景应用需求,开启网络庭审“云模式”,依法及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诉讼服务“不打烊”、权益保障“不缺位”、公平正义“不迟到”。
高新区法院加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力度,不断借助大数据、科技手段,提高法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影像卷的扫描、上传、归档,法律文书的审签、流转,办案人员均能熟练操作。不断加强网上质证和网上开庭的使用,电子法院手机端在网上办案中的应用,当事人可以突破场域限制,利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设备登录智慧法院APP、微信小程序、PC智慧庭审客户端,即可连线参与庭审,简单易行。
高新区法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良立案关口,在案件的智能筛选与繁简分流中追求法官判案效率的提高与司法解决纠纷的效益倍增。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云庭审”线上运行“常在线”,线下服务“不打折”,双管齐下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力争让“网上办”成为主流,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一路攀升。
不断加强“大数据”应用能力
提升电子工作实效
高新区法院牢固树立“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统计理念,充分发挥司法统计数据管理工作的信息咨询、决策辅助、管理服务和信息资源汇集的职能作用,准确、真实、迅速地上传数据,把数据效能发挥到最大化,促进司法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坚持效率优先、效力保证,切实将大数据运用到审判实务、执行、管理工作当中去,将司法大数据管理工作抓紧抓好,开启网上信息化执行新常态,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提升执行工作进度,进一步服务审判执行工作,实实在在解决工作中的难题。高新区法院注重实事求是,让数据说话,围绕“服务群众、服务审判、服务管理”的宗旨,实行无纸化、信息化办公,提升审判效率,更好服务群众。利用大数据推动审判方式改革是提升审判质效的“生产力”。
高新区法院不断借助大数据、科技手段,改善审判渠道拥堵、防止审判资源浪费。严格遵守司法统计数据公开发布的审核审批制度,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智能化法院,为法官、当事人、社会公众提供智能化服务,实现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提升“互联网+”时代的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为加快新时代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今年上半年至今,该院电子送达累积1880次,网上证据交换1399次,在线查询被执行人434余万次,线上执行到位案款5989余万元,结案223件。
深化技术人才能力培养
完善综合保障设施
通过上级组织的网络课程,高新区法院对各部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大力度培养兼备现代技术与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为辖区的法治基础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推动新型法律科学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立足当前,抓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法院力争让更多干警能够熟练操作信息化设备,让专业设备能够得到最大发挥。高新区法院一直着重对诉服中心的大力建设,不仅为其配备了强有力的团队,还为其提供了多功能的软、硬件设备。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平台、多功能查询台、道交一体化平台、远程调解室、显示及引导设备,都为当事人及法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保障。
高新区法院全力打造现代化审判庭室,为法官和当事人营造一个智能化审判平台。大力推行大数据审判方式改革是有效选择,高新区法院运用大数据对法官精细化管理,实现“全程留痕”,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明晰办案责任,推动司法步入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
此外,智审系统的电子卷宗自动生成、相关案件自动关联、辅助信息智能推送等功能,使法官案头事务性工作减少30%,最大限度地把法官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效减轻法官办案压力、提升工作质效。同时,高新区法院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线上审判、区块链存证、电子送达等战略性司法服务,努力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这一奋斗目标。通过技术人才队伍培养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确保法院工作有方向、有保障、有动力。
来源:智慧政法圈(ID:gh_1c4e2f045dd3)、智慧法院进行时(ID:E-courts)、河北省保定市高新区人民法院
编辑:席锋宇 张博 李金凤
◆◆往期推荐 ◆ ◆
◆在秋收起义广场跳钢管舞?这波操作错得离谱!
◆章子怡发文力挺倪妮,被怒斥的代拍违法吗?
◆《摩天大楼》里的“善”与“恶”,如何用法律考量?
◆“谁死伤谁有理”?正当防卫新规来了!
◆这里有块宝
近年来,正镶白旗人民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抓手,坚持审判执行工作与技术变革深度融合,积极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和审判执行工作效率,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科技动能,切实保障企业、群众合法权益。智慧加“诉”度指尖诉讼超便捷依托人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为人民法院迈向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指出光明前景。如今,诉讼服务全年无休、24小时“不打烊”;全国3500多家法院上线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向4.0版迈进,智慧法院建设
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媒体新闻发布厅发布《建设智慧法院 促进绿色发展 成效分析报告》。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和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史作廷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图为发布会现场。胥立鑫 摄党的十八大以
2019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人民法院跨域立案服务新闻发布会。图为发布会当天,跨域立案服务示范管辖法院、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现场演示跨域立案流程。资料图片扫描二维码用60秒时间了解智慧法院2019年,是中国举世瞩目的一年,无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原标题:党领导下的“法之初”萍乡市安源区法院“法院初心文化基地”获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7月9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暨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会上通报“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7月26日下午,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廊九区”智慧物流功能区石湖荡镇,召开松江区党建引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慧物流产
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和应用,实现节能增效,促进高质量发展。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人民法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减少群
伊犁州直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下沉”到最前沿、最末端、最基层,为人民法庭增势赋能,以“升级版”便民、暖民、亲民的“多元花式”全覆盖司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乡风文明,为伊犁州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的精神, 提升人民法院公正文明执行水平,近日,丹凤法院执行局成功执行和解一起标的额百万元的追偿权纠纷案件,使这起长达4年之久的执行积案得以顺利执结,赢得了案件双方当事
周强主持召开最高人民法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讲话强调全面加强智慧法院建设 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4月2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周强主持召开最高人民法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22
访谈对象: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人民法院院长 陈学义谋全局:服务导向 科技赋能法周刊:贵院智慧法院建设的核心思路和定位是什么?陈学义:审判执行是法院的中心工作。我们紧密围绕审执中心工作开展智慧法院建设,坚持对外服务当事人、对内服务干警、对上服务
提到“智慧法院”,大家都不陌生,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那么,智慧法院现在是什么样子呢?9月10日,全国法院第六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介绍了全国智慧法院建设情况。建设成果,不仅高大上,更是沉甸甸。快一起来看看吧。一、强力推进执行信息化
为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河北省保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智审、智执、智服、智管”建设,将信息化与审判执行、司法为民等工作深度融合,努力提升数据治理效能,推进大数据不断升级运用,全面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水平,加
在法院的执行程序中当事人有时会听到“终本”那么,什么是“终本”执行案件“终本”后,法院还“管”吗?“终本”后申请执行人可以做些什么?执行法官对“终本”案件又有什么高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不等于不再执行,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可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
清风习习,激情澎湃。辽宁高院于日前召开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司法改革、文化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强基工程等年度重点工作。会上,沈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任延忠围绕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