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入场协议玩“密室逃脱”,玩家受伤商家可免责?法院这样判

时间:2023-04-15 22:59:05 | 浏览:169

密室逃脱游戏因惊险刺激受到很多年轻人追捧但慌乱中有时难免出意外家住广州花都区的小廖就因此受伤商家认为此前已签入场协议小廖的行为应属自甘风险近日花都区法院对这起纠纷作出一审判决案件背景:玩密室逃脱,男子撞墙受伤去年8月24日下午,小廖和同学等

密室逃脱游戏

因惊险刺激

受到很多年轻人追捧

但慌乱中有时难免出意外

家住广州花都区的小廖就因此受伤

商家认为此前已签入场协议

小廖的行为应属自甘风险

近日

花都区法院对这起纠纷作出一审判决

案件背景:

玩密室逃脱,男子撞墙受伤

去年8月24日下午,小廖和同学等七人到花都区某店玩密室逃脱游戏,共支付服务费896元。

法院查明,在参加主题游戏项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所扮演的丧尸角色在通道内追逐小廖等玩家,后者受到惊吓造成一定的混乱。期间,小廖在L字形通道内逃跑过程中不慎撞墙壁倒地,造成头部受伤及流鼻血。

事件发生后,某店经营者符某为小廖的伤情做了一些处理,但未陪同小廖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小廖自行回家。当晚,小廖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医院就诊。经诊断,小廖为右侧额骨骨折、创伤性颅内积气、右侧前额挫伤,需住院6天。治疗过程中,小廖需支付医疗费用共计6104.19元,其中符某支付4189.19元。

之后,双方因赔偿问题无法达成协议。小廖于是诉至法院,要求店铺及经营者赔偿医疗费、营养费及父母的误工费等共计9609.48元,支付一次性精神损害赔偿6000元。

玩家说法:

游戏设施存在明显缺陷

小廖说,由于某店设施存在明显缺陷,且游戏场所设计不合规范,导致他的头部重重撞在墙上。头部受伤后,小廖出现严重不适、无法站立等症状。强烈撞击还造成小廖鼻孔喷血,当场处于半昏厥状态。

事后,小廖父母为他办理住院手续后,于次日下午1点半左右到某店经营场所,并报警以固定相关证据。小廖称,符某作为经营方负责人,与其父母进行协商时,由始至终没有表达任何歉意,并表示不愿意承担赔偿责任。店铺经营方还宣称,之前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消费者均无追究经济赔偿,因此也想他放弃索赔。在其父母再三要求下,对方才向医院缴纳了部分住院费。

商家说法:

玩家已签入场协议,应负全责

某店答辩称,其作为密室逃脱经营者已尽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主要包括“人”和“物”两方面:一方面工作人员在游戏过程中已尽充分提示风险的义务;另一方面经营场所设施已达到国家标准或者相关行业标准,且采取相关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经营者称,已设置较为明显的警示标语,同时,在游戏期间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玩家进行持续性口头指引,以免玩家受伤。

而小廖作为成年人,在听到店内工作人员的警示提醒时,不加理会乱跑,最终受伤。某店认为,小廖存在重大过错应承担责任,该店不用承担赔偿责任。而且,游戏开始前,某店与小廖已签订入场协议。某店对于小廖参与密室逃脱游戏进行充分提醒以及告知义务,并将在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说明和提醒,告知活动方面的细节与安全须知,小廖及参与人员均已签字确认。

某店认为,小廖在游戏过程中不听从店内工作人员的提醒及安排,乱跑导致摔倒受伤。小廖受伤的原因完全在于其自身鲁莽冲动、不遵守游戏规则,并非经营者所致。小廖作为成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预测到密室逃脱游戏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风险,并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某店认为,即使法院认定其存在一定的过错,小廖也应该承担大部分责任,某店出于同理心已为小廖垫付医疗费4189.19元。

法院判决:

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商家担主责

法院认为,某店安排工作人员扮演丧尸角色,未充分考虑到房间内人数众多且通道内空间狭窄、灯光昏暗以及事发通道是L字形等因素,工作人员突然从后面追逐小廖等玩家,可能造成玩家恐慌、惊吓而逃跑,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容易发生未及时转弯而直接碰撞墙体的事故,某店应当在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设施上设置提醒标志和防护措施,以免对游戏参与者造成伤害。

某店未提供证据证实其已就安全风险设置充分的提醒标志和防护措施,也未提供证据证实其安全设施已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现无证据可以证实其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某店应当对事故的发生承担主要责任。

小廖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其在选择参加密室逃脱游戏时,应当对密室逃脱游戏及特点有一定认识,也应当能够预见到在游戏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惊险场面。小廖在游戏昏暗的环境中更应谨慎小心,对自身的安全加以注意,但其却未尽到自身的安全注意义务,小廖应当对其受伤的损害后果承担次要责任。

经计算,小廖相关损失合计8304.19元,小廖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6000元依据不足,主张父母的误工费依据不足。上述损失由某店承担主要责任即70%的赔偿责任为5812.93元,扣减已支付的4189.19元,某店还应当赔偿1623.74元。小廖主张店主符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符某对此无异议,予以准照。

法院于是判决,某店向小廖赔偿1623.74元,符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来源: 大洋网

相关资讯

和别人一起投资炒股,他三个月赔了64万,法院判了:场外配资,合同无效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5日讯(记者耿珊珊通讯员姜泰阳)武汉市民赵先生与梁某、刘某签合同合伙炒股,结果赔个精光。在合同履行的3个月中,赵先生共向梁、刘支付利息67万元,还追加了保证金34万元。后因证券账户市值触及预警线,赵先生无力追加保证金,梁某通知赵先生后将账户平仓,取出自己投入的120万元并修改了账户密码。

三门峡湖滨区法院签发离婚冷静期通知书

利用离婚冷静期,对夫妻之间的婚姻危机,通过调解和好的方式结案,改变了过去通行的对初次离婚诉讼案件,被告坚决不同意离婚,在无法定离婚情形时,径行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简单做法。湖滨区法院在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中,积极尝试推行离婚冷静期的做法,具体分为案件审理中和结案后两个阶段,审理中一般为7至15天,结案后一般为三个月,可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一次。

出轨者要离婚?法院判赔精神损害赔偿6万元

被告闫女士辩称,其同意离婚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要求黄先生支付其精神损害赔偿金10万元,理由是黄先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多人存在婚外情并同居的行为。虽无直接证据证明黄先生已构成与他人同居,但该行为是对夫妻忠诚义务的严重违反,足以对夫妻关系中无过错方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损害,黄先生对此存在重大过错,因此,闫女士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应当予以支持。

没家暴没出轨,妻子因三观不合申请离婚,丈夫不愿意!法院:不予支持

家住沈阳市浑南新区的李某(女)请求法院判令自己与史某离婚,理由是双方性格不同、三观不合,几年前已不同吃、不同住,人格独立、经济独立、互不需要、形同陌路,现史某已搬离共同住。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则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

全职主妇离婚获赔15万元补偿,法院:家务劳动价值受法律保护

妻子辞职在家成为全职主妇,后丈夫起诉离婚,妻子主张应获得经济补偿。近日,重庆市江北区法院一审宣判一起离婚纠纷案,依法判决男方向全职在家照顾女儿的女方支付经济补偿15万元。案件回顾林某与妻子杨某系初中同学,双方于2008年4月登记结婚,婚后于

重庆一全职主妇离婚时主张经济补偿获法院支持

本报讯 (记者 刘 洋 通讯员 乔宇飞 郭 玺)妻子辞职在家成为全职主妇,后丈夫起诉离婚,妻子主张应获得经济补偿。近日,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一起离婚纠纷案,依法判决男方向全职在家照顾女儿的女方支付经济补偿15万元。

夫妻离婚只有一套160万元的房产,都想要……法院判了

在一起离婚纠纷案中,双方都请求法院把两人名下唯一一套价值160万元的住房判给自己,自己给予对方一定补偿。来源: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房子是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重要内容 两人只有一套房子 都想要,怎么办。近日,南通中院对这起离婚纠纷案作出维持一审。

丈夫起诉离婚,全职主妇主张经济补偿,法院判了

为了照顾女儿和身患疾病的母亲,妻子遂辞职在家成为了一名全职主妇,后丈夫起诉离婚,妻子主张应获得经济补偿。近日重庆市江北法院审结了该起离婚纠纷依法判决男方向全职在家照顾女儿和母亲的女方支付经济补偿15万元案件回顾林某与杨某系初中同学,双方于2

诉讼离婚,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标准

来源:法务之家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准予或不准离婚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区分的界限。

平山法院利用在线调解平台调解一件离婚纠纷案

人民法院报记者丁力辛摄  近日,河北省平山县人民法院西柏坡人民法庭利用“‘冀’时调”在线调解平台调解一件离婚纠纷案,在河北法院视察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旁听了调解。“‘冀’时调”在线调解平台于2020年7月在河北全省启用,法官利用网络视频调解纠纷,当事人通过微信接受调解,当事人不出家门就可解决纠纷。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圣女果种植网鼠宝宝起名大师网南宁青秀山资讯网迪拜旅游网重庆旅游网英语培训网必胜客会员福利网钻石期货网今日合肥阿姆斯特丹旅游网瑞典旅游网游乐场资讯网睡前故事大全跆拳道培训网代驾平台资讯网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普法网 33269.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