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4 19:11:40 | 浏览:626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
执 行 悬 赏 公 告
本院在执行涉及被执行人袁耀华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2016)赣0902执1479号],被执行人袁耀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书所确定的法律义务,且逃避执行。现该执行案件申请人提出悬赏执行的申请,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特发布执行悬赏公告如下:
被执行人:袁耀华,男,1971年9月18日出生,汉族,宜春市袁州区人,户籍地袁州区杨山路53号4栋4单元401室,现住址不详。身份证号码:3622011971****1814。
执行依据:(2016)赣0902民初955号民事判决书:判令被告袁耀华偿还借款400000元及利息,案件受理费4570元。
凡向本院举报被执行人袁耀华下落及藏匿地点,促使本院查找到被执行人的,本院将奖励给举报人悬赏金3000元;若提供法院未掌握的财产线索的,将根据该财产线索所执行到位金额的10%作为悬赏金奖励给举报人。
本院将对举报人的身份及举报线索的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举报联系电话:0795-3550926
联系人:刘法官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日
本院在执行涉及被执行人罗小云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2015)袁执字第11号],被执行人罗小云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书所确定的法律义务,且逃避执行。现该执行案件申请人提出悬赏执行的申请,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特发布执行悬赏公告如下:
被执行人:罗小云,男,1983年9月29日出生,汉族,宜春市袁州区人,户籍地袁州区金瑞镇下苑村大龙组2号,现住址不详。身份证号码:3622011983****341X。
执行依据:(2014)袁民一初字第1229号民事判决书:判令被告罗小云偿还借款60000元及利息,案件受理费1400元。
凡向本院举报被执行人罗小云下落及藏匿地点,促使本院查找到被执行人的,本院将奖励给举报人悬赏金1000元;若提供法院未掌握的财产线索的,将根据该财产线索所执行到位金额的10%作为悬赏金奖励给举报人。
本院将对举报人的身份及举报线索的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举报联系电话:0795-3550926
联系人:刘法官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日
来源:袁州区人民法院
原标题:赓续红色基因 打造红色法院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全面推进红色文化与法治建设融合发展 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将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政法工作中,全面推进红色文化与法治建设的融合发展。
近日,为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新形势
2021年6月7日-9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组织开展的“回望红色司法路 寻根溯源再出发”采访活动在河北省平山县进行,这是该项活动的第五站。依太行山之巍巍,傍冶河水之洋洋,华北人民法院旧址,坐落于
1月28日上午,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法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宣布主要领导职务调整。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鑫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魏正勇,顺庆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蒈,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区公务员局局长唐健波等领导出席会
本报讯(肖正国 记者王白如)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将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政法工作中,全面推进红色文化与法治建设的融合发展。从党史中寻“根”守“魂”宜春市袁州区属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这里曾留下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执 行 悬 赏 公 告本院在执行涉及被执行人袁耀华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2016)赣0902执1479号],被执行人袁耀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书所确定的法律义务,且逃避执行。现该执行案件申请人提出悬赏执行的申请,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保障人民权益、维护人民利益,是贯穿我国法治工作总任务和基本原则的鲜明主线。全国第二批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整治顽瘴痼疾,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最基层的单位,与基层老百姓直接打交道,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承担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一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都十分关注人民法庭的建设工作,他们表示,做好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具有重要
一、《意见》制定背景和主要思路(一)《意见》制定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初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国法院迅速统一思想行动,把强化人民法庭建设作为注重强基导向、集成
9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媒体新闻发布厅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暨案例选编(一)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郑学林、副庭长何抒、综合办主任危浪平出席发布会。发布
9月15日,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钱辉深入紫云自治县人民法院及其下辖的四个人民法庭,专题督导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紫云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雪冰参加督导。钱辉一行首先来到紫云自治县人民法院四个派驻人民法庭,逐一开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断,为人民法院迈向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指出光明前景。如今,诉讼服务全年无休、24小时“不打烊”;全国3500多家法院上线中国移动微法院小程序;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向4.0版迈进,智慧法院建设
他们,可能是跑法院次数最多的人,走遍各地法院、听过各类案件;他们,和法院干警一同战斗在第一线,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一线牵;他们,出门能扛“长枪短炮”,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他们,归来笔走风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看法院”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法律的
改革大潮奔涌,总是一浪高过一浪。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法院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向着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央《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